做食

……在方璐看来,无动机的家务劳动就是“一种”艺术工作,或者说游戏。在她的游戏之下,那些被糟蹋的食物最终也回归了物质的视觉形态:爆裂的红色、软塌塌的黄色和滚动的白色(我凭印象这样形容它们,不一定与作品中的情况吻合),影像和声音使它们敲打着我们的神经,我们的意识暂时离开了对目标的习惯性追寻。

通过《家务仪式》、《自动发生》以及其他与“食”有关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一种凸现录像艺术形式与艺术家工作方式关系的新方向,这一方向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致力于发现和推荐的,也正是这种为数不多的能够进行整体叙述的艺术家的工作。

出于尊重作品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给展览命名为“做食”,一个动词名词交叉混合的模糊结构,试图以此概括出方璐近期作品的基本元素和节奏。方璐为“做食”找到了一个不对应但又具有关联的英文词:Eclipse,天文学上的“食”,也可引申为“被遮蔽”。这是被语词带动的对作品的另一种自我解读,也可能是下一个阶段的主题。为什么不?在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一个女人的证明》中,对女性的接触以及随之而来的困惑最终引发出对于宇宙的感叹,因而构建出影片非凡的主题。所以,即便不是出于同样的经验和深邃的考虑,就说是“幸运降临”也行,方璐能够在这个时候把我们引向头顶的天空,确实无意中让我们闪过一丝超越影像所依附的现实的念头。而且,同样是在Eclipse的引申意义上,“超越”也适时出现在方璐的近期作品中,而且每一次的超越不仅仅针对自身,还针对影像的传统和产生影像的现实环境。

就像方璐在自己的工作室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拍摄了《自动发生》一样,我们也将“做食”的开幕式播放安排在户外。除了应邀来到的宾客,街坊们也将透过自家的窗户看到对面神秘房子的墙上正上演着不合理的生活一幕。这既不是讨好,也不是挑衅,而是在探寻一种建构关系的可能性。事实上,由多部作品集合而成的一个展览,它必然是作品的一个延伸,这里面有时间,也有空间,归根结底它是一个“此在的世界”,或如罗伯-格里耶所言:“世界创造在银幕上。”

— 摘选自“做食, 方璐录像作品展”,陈侗,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广州,2011